初春季节鸡传染性鼻炎多易发
发布时间:
2019-04-25
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主要表现为眼、鼻腔、眶下窦发炎,面部肿胀,流水样鼻液。本病发病率高,传播迅速,常与慢性呼吸道病、大肠杆菌病混感。育成鸡生长发育不良,产蛋鸡产蛋率下降10-40%,经济损失大。
流行特点
1. 本病自然宿主是鸡,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,但日龄越大,易感性越强。主要发生在育成鸡和产蛋鸡。产蛋鸡发病率高、症状典型且严重。雏鸡易感性差,临床上很少发病。
2. 感染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。病原菌在感染鸡的鼻腔和眶下窦粘膜中生长繁殖,并随鼻液排出,污染环境。健康鸡可通过呼入含有病菌的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感染,也可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。
3.本病以秋冬、春初时节多发。潜伏期短,传播快。鸡群密度过大,鸡舍寒冷、潮湿、通风不良,维生素A缺乏,寄生虫感染等,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。
4.本病发病率高且极易复发。一般前期死亡率低,后期死淘率高。少数菌株毒力强,在发病期也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。常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、大肠杆菌、葡萄球菌、支原体混合感染。
临床症状
1.本病的潜伏期为1-4天。传播迅速,3-5天可波及全群。病鸡最初的症状是发热、食欲减退,流稀薄鼻汁。发病2-3天后,鼻汁粘度增加,在鼻孔形成黄色结痂,出现呼噜声和奇怪的咳声,常有甩头动作。部分鸡头插在翅膀下,精神萎靡不振。
2.发病1-3天后,出现以眼下部为中心的颜面发生浮肿并流泪的症状。颜面的浮肿,大多为一侧性。
3.发病3-5天后有少数病鸡肉垂、下颌肿胀。个别鸡冠出现水肿。产蛋鸡产蛋下降,一般下降幅度为5-30%。病鸡出现下痢,排绿色粪便。消瘦,掉毛。当与慢呼、大肠杆菌等混感后还会出现较高的死亡。
解剖学变化
1.鼻腔及眶下窦充满水样至灰白色粘稠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物。粘膜发红、水肿。下颌及肉髯切开后有黄白色干酪物或胶胨样物。
2.产蛋鸡发病时卵泡变形。
防治措施
1.建立良好的“生物安全体系”。季节变化时,特别是秋冬、春初,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,还要确保鸡舍内良好的通风换气。
2.作好免疫接种,提高鸡群的特异性抵抗力。建议在10周龄左右防鼻炎疫苗。
治疗措施
治疗应本着“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的四早原则。
1.产蛋鸡可选用无药残,水溶性好的药物。
2.个别严重病鸡,可用链霉素注射,根据体重大小注射5-10万单位/只。注意,鸡对链霉素较敏感,注射过量易引起中毒而死亡。
3.鼻炎易复发,间隔3-5天,重复一个疗程。鼻炎易继发或并发慢呼,所以在治疗鼻炎的同时添加预防慢呼的药物。
上一篇
下一篇
上一篇
下一篇
更多内容
A
A
A
A
A